昌江农业命脉-石碌水库

黎族服饰,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瑰宝

时间:2025-07-11来源: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

图片 1.png

身着黎锦纹样服饰的孩童。图源: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

黎族服饰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服饰的始祖是树皮衣。自春秋战国时期起用木棉和棉花纺织衣服。

哈方言黎族多聚居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妇女传统服饰的底色为深蓝色,分别为对襟、无纽、前摆长、后摆短的单层、三层或五层上衣裳,领、襟、袖口和后背有粗犷的绣饰。筒裙以深蓝色为底色,用各种花纹图案的面料缝制短、中、长筒裙。男子穿织锦面料缝制的短、中、长上衣,或穿麻布、棉布面料缝制的对襟、无纽、有袖或无袖上衣,下系遮羞布,头缠深蓝色棉布。

杞方言黎族多聚居在五指山、琼中、保亭等民族市县。女子服饰以深蓝或黑色为底色,上衣无领、对襟、窄袖,衣服下摆、背后和袖口绣花,下身穿筒裙,头缠黑色或深蓝色头巾,或缠织锦带穗头巾。男子穿白色或深蓝色无领、对襟、无纽,仅用一根小绳系之的麻或棉布面料的上衣,腰前后各系一片遮羞麻或棉布。

润方言黎族多聚居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女子穿深蓝色“V”字形贯头衣,衣服下摆和袖口缝制精致的双面绣绣品,筒裙以红色为底色,用各种花纹图案的单面织锦面料缝制短筒裙,头缠深蓝色头巾。男子穿无领、对襟麻或棉布面料上衣,上衣有少量绣饰,腰前后各系一片遮羞麻或棉布。

赛方言黎族多分布于保亭与陵水交界处。女子穿直领、斜襟、宽袖、紧身上衣,下穿织锦筒裙。男子上衣为长袖、对襟、无领、无扣,胸前仅用一对小绳代替纽扣,腰前后各系一片遮羞麻或棉布。

美孚方言黎族聚居在东方市和昌江黎族自治县。女子穿深蓝色或黑色似领非领、对襟、窄袖的上衣,下穿絣染织花或织锦长筒裙,扎黑白相间条纹头巾,或缠织锦带穗头巾。男子穿深蓝色或黑色大衣或穿似领非领、对襟、窄袖棉上衣,下着两幅布缕制的围裙。

在同一方言氏族部落中,又因身份不同、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服饰,如老、中、少有别,男女有别,峒长、头家、道公、娘母都有特殊的服饰,结婚有鲜艳的婚服,丧葬用的寿衣和孝服为素色。各有所用,宁穿破,不穿错



COPYRIGHT @ 2025 BY 昌江县博物馆 www.cjxbwg.com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琼ICP备16000255号   技术支持:海南锐点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电视app下载  电视盒子app  电视直播app TV APP  电视宝应用商店  TV BOX接口  星火电视直播海外版  TV BOX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