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红色故事丨藤桥起义
藤桥起义
藤桥镇位于崖县(今三亚市)东部,东接陵水县,北靠保亭县,是崖县的咽喉之地,历代军事防卫要地。20世纪20年代,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藤桥起义就在这里上演,打响了崖县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春夏,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4月15日,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秉承蒋介石的旨意,派出大批军警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22日,国民党琼崖当局制造了琼崖四二二事变,轰轰烈烈的琼崖大革命遭受失败。琼崖的革命形势处于低潮,但是,琼崖各级党组织仍然在白色恐怖下积极地开展工作。5月,按照上级党组织“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之地”的指示,张开泰、陈保甲、占行城和王植三奉命回到崖县藤桥地区进行革命活动。不久,组建崖三区党支部,张开泰任支部书记,发展了第一批党员,随后陆续成立风塘村、洪李村、军田村3个党支部,分别由蒙传良、符大忠、曹必敬任党支部书记。党组织建立后,加紧创办平民夜校、农会,组织农民武装。6月,中共琼崖地委在乐会县(今琼海市)第四区宝墩村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根据中共广东区委指示精神,确定当时琼崖党组织的中心任务:恢复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收集枪支,武装农民,开展武装斗争。9月,在杨善集的主持下,中共琼崖特委在乐四区召开军事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发动全琼武装总暴动。10月,中共琼崖特委派李茂文、张良栋回到藤桥加强党的领导,不久在军田村成立了中共崖三区委,张良栋当选为书记。
接着召开干部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决定组织和扩大武装力量,准备进行武装暴动。张开泰、陈保甲等人在乡村开展农民革命运动期间,发现了一个当地农民自发成立的秘密组织——“维持公正会”,决定把它改造成为党领导的革命群众组织。这个“维持公正会”,是藤桥下街开明人士蔡启明(又名蔡镇强)在藤桥地区组织起来的一个秘密组织。该组织以反对官府的压迫剥削和土豪劣绅的敲诈勒索为宗旨,并规定:不分汉族、黎族,凡是反对官府无理抽剥和欺负者,同情贫苦人民,主持公正的,都可以杀鸡饮血,盟誓入会。一天晚上,明月当空,繁星闪烁,几名穿着普通、头戴竹笠的男子先后走进一间不起眼的茅屋。这里正准备召开党支部会议,讨论如何改造“维持公正会”事宜。张开泰宣布会议开始的话音一落,大家迫不及待、兴趣盎然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气氛非常热烈。一位同志说道:“要深入群众才能组织群众。”这番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就这样,张开泰、陈保甲、占行城、王植三4人都加入了“维持公正会”。他们加入“维持公正会”后,便郑重地约蔡启明谈心。一个说:“必须加强保密纪律,把会员武装起来。”另一个说:“大家赤手空拳,有什么力量在官府军警面前维持公正呢?”蔡启明听后,觉得他们说得很有道理,便说道:“我推荐你们4人参与‘维持公正会’的领导工作吧!”他们4人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下,异口同声说道:“可以,感谢你的信任。”他们4人担任该会领导成员之后,密切联系会员,同他们发展成知心朋友,经常鼓励他们向封建势力和贪官污吏作斗争。此后,张开泰、陈保甲等人以“维持公正会”为基础,在各村发动农民参加该会(名义上是“维持公正会”,实际上是农会),很快就有七八百人入会,蔡启明也成了农会骨干。张开泰等人还秘密地用火药枪、弓箭、长矛、大刀装备一支近200人的农民武装队伍,把“维持公正会”改造成为党领导的农会,组织农民武装队伍。这些重要措施为藤桥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贯彻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中共崖三区委加快了武装起义的步伐。他们一方面以各村党支部为核心,发动群众组织武装,一方面积极准备枪支弹药。当时,红土坎有个国民党盐田实业团(盐警队),团长叫陈大裕(红沙人)。张开泰受组织指派,想方设法与陈大裕取得联系,介绍黎伯盖、陈世诚等8名立场坚定的农会会员到红土坎盐田实业团当团丁,为夺取武器做内应工作。11月29日,中共崖三区委获悉陈大裕回红沙,便决定趁此机会“借枪”。当晚,繁星密布,夜深人静,张开泰、陈保甲、陈亚铁等10人悄悄地潜入实业团,用暗号跟早已打入实业团的黎伯盖等人接上头,黎伯盖详细介绍了实业团的营房布局、兵力布置,张开泰、陈保甲、黎伯盖等人讨论约定了行动时间,敲定了里应外合的具体方案。
深夜12时,黎伯盖等人趁着团丁酣睡,干掉哨兵,打开营房大门,等候在外面的农民武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营房,枪口对准团丁。睡梦中的团丁被这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农军吓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只得纷纷缴械投降。这一次共缴获12支步枪和几百发子弹。他们在返回途中,又趁国民党反动派不备,围攻了灶子村欧九兴(民团团长)的民团,缴获了9支步枪。11月30日凌晨,“借枪”的农军回到军田村祖庙。200多名农军手持大刀、长矛,肩扛钢枪,会集在军田村祖庙的广场上。李茂文、张良栋腰挂盒子枪,精神抖擞,站立在土墩上向全体农军作战前动员,鼓舞士气。“农军同志们,我们是贫苦人民的儿子,长期遭受地主豪绅的压迫剥削,吃不饱、穿不暖,当牛做马,今天,我们要把那些压迫剥削贫苦农民的封建势力,横行乡里的地主恶霸、土豪劣绅统统推翻!”话音刚落,全体农军士气高涨,振臂发誓:“坚决听从指挥,誓把地主恶霸、土豪劣绅、反动民团消灭掉,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铿锵的宣誓声激励着每个农军战士。动员会结束后,队伍在李茂文、张良栋、张开泰、陈保甲的带领下,兵分两路开赴椰子园和龙家坡村,惩治那里的土豪恶霸、反动民团团长龙鸿标和朱仕拔,为起义扫除了障碍。12月1日清晨6时,队伍向藤桥进发,包围崖三区国民党警察署,署长邢诒炳胆战心惊,趁乱逃脱。商团团长王访秋也趁乱跑掉,商团武装队队长张昌浩事前已被农军争取,按兵不动。国民党警察署军警见署长已跑,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怎么抵抗,30多人全被农军俘获、缴械,武装起义获得初步胜利。12月2日,农军及“维持公正会”会员500多人,手持大刀、长矛,肩扛火药枪,集结于藤桥墟列队游行示威,高呼“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并向商家们宣传“农军是反国民党反动派的,商家们可以安心做生意”,以防止商团动乱。与此同时,农军派员到陵水新村港向琼崖工农革命军东路总指挥部报告情况,请求派兵援助围攻藤桥商团。12月6日下午,在琼崖工农革命军东路军的配合下,农军把商团包围得水泄不通,商团武装队队长张昌浩见状,毫不犹豫地向农军交出50多支步枪。之前手中没有武器的“维持公正会”成员迅速拿起枪支,跟随队伍英勇地向乱作一团的商团冲去,顽固抵抗的商团武装在起义部队强大的攻势下节节败退,藤桥反动势力很快被消灭,农军取得了胜利。整个12月,藤桥墟沉浸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之中,还成立了崖三区苏维埃政府。中共崖三区委在琼崖东路工农革命军总指挥徐成章的建议下,将藤桥农军组编成一个工农革命军补充连(有130余人枪,陈保甲任连长,张开泰任副连长兼第一排排长,占行城任第二排排长,陈儒充任第三排排长)。此外,还组编4个农军连共12个排,有300余人,陈保卿为农军指挥,张开泰兼副指挥,陈泽福、王泽三、林诗润、杨锡邦分别担任连长。这些农军组建后,脱离生产集中操练,配合革命军(红军)作战,以保卫革命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