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农业命脉-石碌水库

琼崖红色故事丨昌江大革命风暴

时间:2025-03-26来源:《琼崖红色故事(昌江卷)》

昌江大革命风暴

 

【一】

1926年秋,在琼岛西部的昌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军阀的大革命运动。革命统一战线在昌江的建立和发展,全琼农民运动的兴起和高涨,促成了革命风暴的掀起。

20世纪初叶,昌江社会经济以封建的农业经济为特征,社会经济非常落后。反动军阀邓本殷盘踞海南岛后,其爪牙倚仗军政势力,强占强买大量土地,成为大地主。由于以地租收入形式的经济剥削收益很高,有钱有势的商人纷纷大量购买土地,土地有更加集中的趋势。根据当时昌江耕地调查材料分析,在全昌江农村人口中,大约26%是完全没有土地的佃农、雇农和游民;55%是贫农,耕地甚少,只占有全县耕地的12%;8%是地主和富农,却占有全县耕地的75%。

军阀在昌江巧取豪夺,横征暴敛,百姓陷入悲惨境地。昌江的反动统治者使用强制手段征收苛捐杂税,规定不交房屋捐者,立即将房屋充公。20世纪20年代初,昌江县当时的大地主李国琛,仗势欺人,任意捏造罪名勒索百姓。墩头村有一户姓周的人家做点小生意,李国琛认为周家有钱,便谎称周家的祖辈欠他家的债,强迫周家还债,逼得周家破产失业,走投无路。土豪恶霸林显才,仗着手下拥有一帮人马,配备十多支长短枪,横行乡里,为非作歹。他整日吃喝玩乐,喝醉了就随便开枪打人,看到谁家的姑娘长得漂亮,他就抢来做小老婆,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封建军阀政府伪造银币,导致物价上涨,还盘剥、压迫人民群众;军阀爪牙借名“清乡”,烧杀破坏,抢劫掳掠;兵匪与土豪劣绅胡作非为。他们给昌江社会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社会黑暗到了极点,社会阶级矛盾发展到空前尖锐的程度。

人心思变,巨大的社会变动在萌发中,历史正处于大风暴的前夜,一场由新的先进阶级领导的、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斗争已经不可避免。

【二】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1926年1月,在广东大学(后改名为中山大学)读书的昌江籍共产党员刘开汉随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王鸿尧部进剿盘踞海南岛的军阀邓本殷。部队途经昌江时,刘开汉奉命留下筹建中国国民党昌江县党部。不久,刘开汉因工作需要于5月返回广州。刘开汉等人在昌江所做的党部筹备工作使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宣传深入人心,为国民党昌江县党部的成立打下了思想基础。

1926年6月,符倬云(1924年在广州教忠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被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委派回昌江县,从事筹建县党部的工作。经过一番努力后,国民党昌江县党部在昌化城的南门庙宣告成立,符倬云为党部书记。

以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民党昌江县党部的成立,对昌江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起到领导和推动的作用。以符倬云和史丹为中坚的县党部自成立之日起,就广泛地团结进步青年和开明人士,积极发动全县人民掀起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大革命运动,使昌江很快形成一种热气腾腾的革命新局面。昌江社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

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群众运动似春潮涌动,加快了革命发展的步伐,为农民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农民运动的决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要结合中农,依靠贫农、佃农、雇农以反对大地主;取消苛捐杂税;组织农民协会(简称农会),建立农民自卫军,以保护农民利益。

1926年8月,琼崖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海口召开,会议决定成立琼崖农民协会。以符倬云和史丹为首的国民党昌江县党部也开始加紧在昌江筹备成立农民协会的活动。1926年上半年,昌江县第一个农民协会——昌城乡农会成立。几个村庄也接着成立了农民协会。同年冬,昌江县农民协会成立。截至1926年底,全县已有28个乡成立农民协会,占全县乡总数的60%,会员已有1.8万多人,占当地农民的一半。在农会的领导下,昌江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农村革命风暴。这种声势,使农村中的地主豪绅震惊、颤抖。

农会开展减租减息,推行“二五”减租运动,反对债主进行经济勒索,废除苛捐杂税和高利贷。昌江的土豪劣绅黄善宝等人反对减租减息,干扰农民运动的开展。佃户要求减租,他们竟恶狠狠地威胁说:“减租就收田!”昌一、三联区的农会分别在昌化城、墩头、四更等地召开农民大会,批斗了几个贪婪成性的地主。会后,还给他们戴上高帽子,打着铜锣,将他们押到闹市去游街。1926年秋,国民党右派分子、昌江县县长古荫萱竟同农会唱对台戏,派员带三个士兵到乌烈村的神庙召开村民大会,提出要增加土地税,被农会组织群众轰跑。一系列斗争的胜利激发了大家的斗志。

农民的斗争,使得往日耀武扬威、为所欲为的反动县长古荫萱,全县臭名昭著的恶霸、土豪劣绅黄善宝、林显材、文绍周等人惶惶不可终日。农会还废除了旧的团保制,彻底摧毁了乡村封建地主政权,提出“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农会已成为农村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执政机关,在斗争中逐步树立起革命权威,广大贫苦农民得以扬眉吐气。

席卷农村的农民运动,始终把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结合在一起。国民革命军南讨胜利后,盘踞琼崖的军阀邓本殷虽然垮台了,但在广大农村仍有兵灾匪患,还有维护地主阶级权势的民团和武装“团丁”,以及敌视农会的反动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初步组织起来的农会要保护农民的利益,就必须有自己的武装。昌江各地的农会,为了保护农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持社会治安,纷纷建立农民自卫队。   农民自卫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武器,主要是发动群众筹款、从民间购买枪械。农民自卫队镇压恶霸豪绅、打击封建势力、保护农民利益、积极开展农民运动,维持了社会治安。

随着地主阶级政权的垮台,农村中各种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神权、族权、夫权等都受到了冲击。破除封建迷信、宣传科学知识、革除各种陈规陋习成为一时之风尚。农会组织群众破神龛、毁神像、烧木偶、收缴道具,禁止求神拜鬼。农会还开办平民学校、夜校和识字班,发动村中的男女老幼上学读书,学习文化。

【四】

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和推动昌江的农民运动(简称农运)。昌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的学生会因得到国民党昌江县党部的领导,学生参加农运的斗争更为直接。在县党部的领导发动下,学生会主席赵建中带领县立第一高等小学的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高喊“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等口号,浩浩荡荡地穿过昌化城的大街小巷。同时,在县党部的指导下,县立第一高等小学的学生还深入乡村活动,用农民能够接受的语言宣传国民革命,发动广大农民加入农会,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昌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的学生以实际行动对农村的各种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进行强有力的抨击,沉重地打击了神权势力。赵建中带领同学们到昌城神山庙去破神像,进行破除迷信、革除陈规陋习的宣传活动。在学校的支持下,赵建中还以学生会名义发动同学们回乡进行破除迷信、焚烧神像的革命行动。这一行动威震乡里,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民运动。

【五】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22日,反革命大屠杀扩大到琼崖各县。25日,昌江县国民党右派以反动县长古荫萱为首,联合一切地方的反动势力向革命力量进攻,他纠集以昌化城恶霸王大生为首的一帮党羽,以当地的地主、恶棍、土豪劣绅黄善宝、林显材、文绍周等人为骨干结成反动联盟,冲击国民党昌江县党部,破坏机关,抢劫文件。同时,文绍周还串通一伙不明真相的群众把符倬云绑架后从县城(昌化城)拉往旦场村作人质。对此,史丹带领昌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的学生会主席赵建中等100多名学生到大新村、来南村(符倬云的家乡)一带广泛宣传,揭露文绍周绑架符倬云、破坏国民革命的行径,号召群众武装保卫县党部。文绍周一伙慑于群众的义愤,不得不把符倬云释放了。

国民党昌江县党部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条件下的产物,古荫萱反动团伙在反革命政变中破坏县党部,对共产党员进行大肆绑架,彻底背叛了国共合作政策。至此,由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所掀起的1926年至1927年的昌江大革命宣告失败,全县革命形势转入低潮。



COPYRIGHT @ 2025 BY 昌江县博物馆 www.cjxbwg.com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琼ICP备16000255号   技术支持:海南锐点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电视app下载  电视盒子app  电视直播app TV APP  电视宝应用商店  TV BOX接口  星火电视直播海外版  TV BOX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