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农业命脉-石碌水库

琼崖红色故事丨昌化江边起风雷

时间:2025-03-11来源:《琼崖红色故事(东方卷)》

1926年秋,琼岛西部的昌化江边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大革命运动。这次革命运动席卷昌化江两岸(北岸大致是今昌江县、南岸大致是今东方市)的广大地区,规模之庞大、发动群众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琼西近代革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20世纪初期,昌江社会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主,由于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军阀政府苛捐杂税的搜刮,广大农民的收成非常微薄。位于岛西的昌化江流域旱多雨少,又无水利灌溉,遇上干旱年份,则耕地和田园荒芜。穷人只能成群结队地逃荒到崖州要饭,很多人饿死在路途中。封建军阀统治下的昌江社会,百姓毫无安宁之日。兵匪抢劫现象频发,引起社会混乱。1912年4月,海盗200余人从四更海面登岸。他们当中的海盗头目说道:“弟兄们,发达的机会来了。”小弟们欢呼道:“跟着大哥有肉吃!”他们窜入北黎市抢劫、纵火,商贩只得仓皇逃命。1915年初,在地方土豪劣绅的煽动下,四更村和那等村发生械斗,动用土枪、土炮,死伤者不计其数。民国时期,每年鱼汛来临之时,各地渔船、商船纷纷来到昌化港做渔货生意。吴川、阳江等地一些“捞家”(当时的海盗)则会趁机冒充成商人,驶船混入昌化港。其中的一个海盗头子对他的小弟们说:“我们假扮成商人来买渔货,你们记得拿货的时候凶狠一点。”刚刚加入的小弟有样学样,一看到渔民们就恐吓道:“还不快把你们最新鲜的渔获和兜里的钱交出来,否则我们就对你们不客气!”他们勒索钱财和渔货之后,便逃之夭夭。1916年初,因久旱无雨,农民开始祈祷:“老天爷啊,快来场雨吧!”当地土豪劣绅从中煽动农民和盐工的矛盾,致使几千农民到新街盐场烧盐房、抢盐巴,政府无法制止,事态持续半月有余。

图片 1.png

民国初期,昌化江周围治安十分混乱,土匪随意上船抢劫群众钱财。

1922年初,儋县南滩、峨蔓等地的300余名武装匪徒伪装成军人抢劫昌江墩头港。1923年3月,道隆村的周、何两姓村民因婚姻、争树木等纠纷发生械斗,双方都雇请儋县同姓的兄弟来对打,事态持续半年之久也无人管,结果打死2人。附近村庄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干扰,本村的人也无法安定地生活。昌江县的反动统治者还使用强制手段征收苛捐杂税,规定不交房屋捐者,立即将房屋充公。残酷的剥削使昌江人民陷入极其悲惨的境地。当地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和地主恶霸也为所欲为,昌江人民惨遭欺诈、压迫和凌辱。1921年,官僚政客、大地主李国琛仗势欺人,恶意捏造事实勒索百姓。墩头有个姓周的人家做了点小生意,他认为周家发了大财,于是逢人便说:“那个老周家的,祖辈上就欠了我一大笔钱,居然还借口不还。”周家子弟当然不愿意被扣上这样一个帽子,极力反驳道:“李国琛!你别血口喷人,我家几时欠了你的钱。”但因为李国琛势力过大,周家人无力反抗,被迫陷入了破产的境地。1923年,恶霸头子黄善宝豢养100多名兵丁,他们到处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土豪恶霸林显材仗着手下的一帮人马和10多支长短枪,横行乡里,为非作歹。林显材整日吃喝玩乐,喝醉了酒就随便开枪打死人,看到谁家姑娘长得漂亮就抢占为妾,百姓对他恨之入骨。由于封建军阀政府伪造银币,导致物价上涨,民不聊生。昌江人民长期陷于饥寒交迫和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加之连年兵灾人祸,巨大的社会变动正在酝酿,一场由新的先进阶级领导的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斗争已经不可阻挡。那么,国民党昌江县党部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1926年初,昌江籍共产党员刘开汉(以个人身份跨党加入国民党)参加国民革命的工作,并随国民革命军第12师王鸿尧部进剿盘踞海南岛的军阀邓本殷。同年2月,国民革命军第12师一举歼灭邓本殷残部后,便奉命调离琼崖准备北伐。王鸿尧部途经昌江时,王文明(共产党员,时任中共琼崖特别支部委员)向刘开汉下达指令:“开汉同志,你需要留在昌江县开展国民革命宣传活动,为筹建国民党昌江县党部做好准备。你要记得在活动中发现一些思想进步的好苗子,适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刘开汉二话不说,立马答应道:“服从党组织的安排,保证完成任务。我一定利用自己的独特身份,在昌江县打开工作的局面。”1926年2月底,刘开汉在英显村召开群众大会。他对到会的群众说:“我今天在这里发表演说,就是为了宣传国共合作,就是想要大家伙了解此时革命的大好形势。现在已经推翻了军阀在琼崖的黑暗统治,我们国民革命军还要继续北伐,需要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希望大家积极投身国民革命运动,建设一个新琼崖,使昌化江两岸变成富饶繁荣的地方,大家支持不支持呀?”群众听说国民革命军是为了大家好,纷纷都说道:“咱大家伙一定会支持革命的工作。”刘开汉随即话锋一转:“现在全岛各地都在建立国民党党部,党部和县政府不一样,是为广大穷人服务、为广大穷人主持公道的。昌江县也将组建党部,给大伙撑腰,大伙说支持不支持啊?”群众第一次听说党部能为穷人撑腰,纷纷高兴得合不拢嘴,都表示支持。1926年5月,刘开汉离开昌江重返广州,向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汇报情况。刘开汉在昌江进行的国民革命宣传,为后来国民党昌江县党部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年夏,共产党员符倬云被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委派回昌江,从事筹建国民党昌江县党部的工作。符倬云找到史丹,对其说:“史丹先生,现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席卷全岛,但是昌化江两岸还没有建立起有力的组织,就麻烦你和我一起筹建党部工作了,还需辛苦些。”史丹回答道:“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能够改变昌化江两岸的黑暗面貌。我们都是为了革命,谈不上什么辛苦不辛苦,做就是了。”符倬云哈哈大笑:“史丹先生德高望重,有你的支持,绝对可以事半功倍。”不久,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国民党昌江县党部终于在昌化城的南门庙正式宣告成立。符倬云任党部书记,史丹主管宣传工作,关昌荣主管组织工作,干事有李永典、符应升、赵敬熙、文其华等人。昌江县党部以符倬云、史丹为核心,团结进步青年,发动全县群众,尤其是农民和学生,掀起了大革命运动。在昌江县的国民党党部中,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成了主要骨干。县党部吸收了一些工农群众和青年学生参加工作。符倬云对史丹说:“现如今党部已经成立,我们的队伍里面有工人、农民、商人、开明地主,可见我们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史丹表示赞同,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不仅如此,我认为我们还需吸纳更多的进步力量,并积极推动大革命运动。”符倬云非常认可史丹的话:“看来昌化江两岸要见光明了。”

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民党昌江县党部的成立,标志着昌江县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在大革命中,由于国民党昌江县党部积极开展工作,推动革命运动的开展,昌江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大变化。



COPYRIGHT @ 2025 BY 昌江县博物馆 www.cjxbwg.com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琼ICP备16000255号   技术支持:海南锐点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电视app下载  电视盒子app  电视直播app TV APP  电视宝应用商店  TV BOX接口  星火电视直播海外版  TV BOX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