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农业命脉-石碌水库

东坡峻灵王文化光耀海南昌江

时间:2025-02-25来源:中国文化报

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昌城村的峻灵明王庙,至今保留了当年苏东坡所撰写《峻灵王庙碑》一文的残碑,每天吸引不少游客到此参观。

昌化大岭又名峻灵王山,据《昌化县志》记载:“南汉封山神为镇海广德王,宋元丰五年封峻灵王,下建峻灵祠。”于是,便有了如今的峻灵明王庙。在昌江,峻灵王是富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民间海神与信仰,更是人们对平安和美好生活的祈盼。

如今的峻灵明王庙,每天前来许愿、还愿、祈福的人流不断。传闻峻灵王庙是苏东坡谪居海南3年间的“幸运符”。被贬儋州,苏东坡原以为会死葬海外,但在拜谒昌江峻灵王庙后返回儋州不久,苏东坡便接到了北归的诏命,因此便认为是山川之神对他的佑护,让他平安走出海南。苏东坡在离别儋州特写下《峻灵王庙碑》表达感激之情,“自念谪居海南三岁,饮咸食腥,陵暴飓雾而得还者,山川之神实相之。再拜稽首,西向而辞焉,且书其事,碑而铭之”。峻灵王庙成为海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

昌化镇昌城村党支部书记周书云说:“传闻峻灵王最初是昌化大岭上的一块宛如巨人的石头,因民间传说和皇帝诏封而被民间神化,是海南独有的民间海神。”以前,对于昌化江入海口一带的渔民来说,昌化大岭上的这块“神石”就是航海灯塔,只要看到峻灵王石就知道回家的方向。传说如果看到峻灵王石上方有乌云,就是告诉渔民风暴即将来临,不宜出海。峻灵王成了海南西部地区渔民祭祀的神灵,因此,在昌化大岭下建设了峻灵明王庙。

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说:“发端于昌化江畔的东坡峻灵王文化,以峻灵王传说为基础,融汇东坡文化的精神内核,流传千年且广为民众喜爱,这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

昌江高度重视东坡文化与峻灵王文化的资源融合与发展,先后两次与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共同主办“昌化江东坡峻灵王文化论坛”,线上、线下研究开发苏东坡在海南3年间的历史文化遗存,推出一批优质学术研究成果。第一届论坛结束后,已由学苑出版社编审出版论文集《千年苏学与昌江特色文化聚集地》;今年9月底,《铭碑晔然照无穷——第二届昌化江东坡峻灵王文化论坛论文集》首发式举行。

李公羽说,充分发挥东坡峻灵王文化的核心价值,彰显峻灵王文化、东坡文化的独特品质,打造昌江特色文化聚集地,有利于推进昌江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是在海南自贸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进程中,奠定具有昌江特色重要基础的新生动能。

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庞大海介绍,峻灵王庙曾前后重修过两次。第一次是1952年昌江等地沿海渔民自筹资金重建;第二次是1992年重修时出土了明清两代的雕花砖、铁香炉等器物,这次重修后的峻灵王庙改名为峻灵明王庙。

如今,随着环岛旅游公路的开通,前来峻灵明王庙的游客越来越多,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少村民在周边卖水果、小吃、饮料等,实现增收;同时,这些年村里的饭店、宾馆和民宿也增多了。”周书云说,今年,在昌江县政府的支持下,露天千年的峻灵王庙碑已经建立碑亭。同时,在峻灵明王庙周边规划建设10个铺面,预计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这些铺面将租给有需要的村民,所得的租金归村集体所有并用于村庄的建设发展。

昌化大岭、峻灵王石、峻灵明王庙组成了昌江峻灵王文化空间,被列为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时也是昌江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峻灵明王庙文化是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在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昌江旅游业的发展,峻灵王庙已成为集文化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640.jpg


COPYRIGHT @ 2025 BY 昌江县博物馆 www.cjxbwg.com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琼ICP备16000255号   技术支持:海南锐点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电视app下载  电视盒子app  电视直播app TV APP  电视宝应用商店  TV BOX接口  星火电视直播海外版  TV BOX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