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农业命脉-石碌水库

文物赏析|“盘长纹”银器

时间:2023-10-24来源:

《巫山一段云》

 【元】 李齐贤

老喜身犹健,闲知兴更添。

芒鞋竹杖度千岩。应送有苍髯。

坐久云归岫,谈余月挂檐。

但教沽酒引陶潜。来往意何厌。 


古时银同黄金一样可作为货币流通,在民间,百姓难以拥有黄金,银便成为百姓制作首饰的主要材料。银首饰中包括头饰、发饰、手饰、颈饰、耳饰、佩件及挂件等。品种繁多,年代长,流行广、款式多、用途广、工艺精湛、图案丰富。如头饰中的银冠;颈饰中的长命锁;发饰中的银簪、银钗;手饰中的银戒指、银手镯;还有护身符、银眼镜盒、银针线筒、银的香荷包、银动物造型等一系列可随身佩戴悬挂的银饰品。

 

店藏民俗银饰赏析之

 

“盘长纹”银器

 

盘长纹(结)是中国传统结饰的典型代表,也称吉祥结,即线条曲折回转、首尾相连、无限循环的几何纹样,其表现形式是用一条不断头的绳进行编结,经过规律的穿插、盘缠、连接,形成的错落有致的结扣,蕴含着无始无终、无终无结的意境,而这项传统纹样的产生,则与华夏民族远古时期的绳结工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由此可见绳结是古时人们为了记录大小事宜所使用的一种记载方式,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盘长纹由原来的实用功能逐步转化为装饰性功能。

 

“盘长纹”戒指

 

根据雍和宫《法物说明册》记载,盘长纹饰为佛教八宝之第八件,图案由模拟绳索编结而来,纹样盘曲连接,无头无尾,无终无止,寓意源远流长、福泽永济,故称“盘长”或“盘肠”,在吉祥装饰中应用极为广泛,建筑的窗棂、栏杆,以至纽扣、配饰都可做成盘长型。

 

图片 3.png

银刻八宝纹盘长形配件

 

图片 4.png

银盘长纹带扣

 

这种吉祥纹饰最早以绳结纹饰体现,宋元之后,盘长纹更加规范,并作为八宝纹中的一个纹样出现。明清时期,在织锦、陶瓷器等载体上盘长纹大量出现,不仅出现在复合形式的八宝纹中,还出现了脱离八宝纹的独立的盘长纹。在现代民俗中,我们熟悉的中国结,正是由盘长纹的演化而来,逢年过节悬挂中国结,认为盘长纹是家庭幸福团圆的象征。

 

图片 5.png

银盘长纹发簪

 

图片 6.png

银三五设

 

盘长纹类型丰富,极富变化,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美感,更是蕴含着美好寓意,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情愫,为中国吉祥纹饰增添了独具一格的鲜明个性,随着盘长纹的不断变化延伸,流传至今,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来源:辽宁省文物总店



COPYRIGHT @ 2025 BY 昌江县博物馆 www.cjxbwg.com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琼ICP备16000255号   技术支持:海南锐点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电视app下载  电视盒子app  电视直播app TV APP  电视宝应用商店  TV BOX接口  星火电视直播海外版  TV BOX下载